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英文版(English)
 
湖北诗经尹吉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武当道茶研究咨询中心
湖北神武道茶开发有限公司
 
首 页 道茶简述 茶业信息 道茶史话 名茶荟萃 仙山茶坊 道茶养生 品茗悟道 茶艺表演 茶道文化 鉴茶品茶 茶与健康 武当山灵
  茶场简介 茶语清心 茶叶百科 在线商城 茶具工艺 茶与民俗 书画摄影 茶园风光 企业在线 品茶论道 生态茶园 武当旅游
  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八仙观茶叶总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The resource requested could not be found on this server!


Proudly powered by LiteSpeed Web Server

Please be advised that LiteSpeed Technologies Inc. is not a web hosting company and, as such, has no control over content found on this site.

 
  位置导航:首页>>企业在线>>文章列表
 
八仙观茶场创新“村场合一”“支部+企业+农户”经济发展模式获省赞誉
     
来源: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 日期:2008-12-16 编辑:admin
省专题调研组充分肯定:对示范推动山区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推广价值
 
 
省农业厅调研组成员在武当山八仙观茶场召开座谈会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4月18日讯(记者 袁野)省农业厅根据省委罗清泉书记的指示, 4月15日—16日,由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邓干生,副厅级调研员徐长堤带队,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专题调研组一行20余人,在十堰市农业局局长沈康荣、副局长涂扬晟的陪同下,专程赴武当山八仙观茶场,就该村创新“村场合一”、“支部+企业+农户”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把山村变成绿色企业、把农民变成农工,着力发展以茶为主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其经验予以了充分肯定。省调研组认为,八仙观村的经济发展模式特色突出,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值得认真总结、进行重点宣传和大面推广。
 
    武当山八仙观村地处国家重点贫困地区的鄂西北山区,座落在武当山风景旅游区境内。全村130户474人,无一亩基本农田。二十二年前,八仙观村是个吃粮、穿衣靠救济,用钱靠贷款,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年人均收入52元。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83亩老茶园荆棘丛生,无人问津。当地人称“八仙观一条干石梁,月亮出来炸裂子,露水起来垮瘪子,天旱三天苗趴下,雨涝三天连根拔”。村民生活无出路,山场盗砍、滥伐树木现象严重。
 
    面对耕地资源的刚性制约和风景区产业开发受限制的现实,贫困山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路在何方,一直困扰着八仙观人。1986年,现任村支部书记王富国从部队复员后,开始在山上找出路。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过去八仙观人守着八仙不显灵,关键问题是眼界不开缺精神。其实八仙观是一块风水宝地,1984年湖北省茶叶学会专家调查组证实,这里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茶叶生产,而且茶叶又是具有生态经济兼备型的特色作物,立足旅游景区这一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发展茶叶产业大有可为。
 
    二十多年来,在村支部书记王富国带领下,八仙观村干部群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冒酷暑、战严寒,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目前全村已建成茶叶面积3000亩,其中集体茶园1500亩,农户茶园1500亩,初步形成了以茶叶产业为主,一、二、三产业并举的集体特色经济。2007年,该村农业农村经济总收入780多万元,实现利税200多万元,村民人平年均纯收入达6800多元,成为十堰市有名的富裕村。
 
    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惮茶,武当道茶。古代道人以神农尝百草的精神选植茶树,以太上老君炼丹般的独特工艺制茶,潜心研究道茶养生之术,形成古负盛名的武当道茶。多年来,八仙观人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国的带领下,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做强道茶特色产业。一是深入走访道人,挖整道家植茶制茶传统工艺和品茶“修性养生” 道茶文化。从外面聘请国家及省、市茶叶专家,帮助茶叶产业开发和技术指导,并选派20多名青年农民到省茶叶研究所、西湖龙井茶场、浙江农业大学等学习制茶技术,培养技术人才。二是大力引进新品种,先后引进福鼎大毫、福鼎大白、龙井长叶、福云6号等茶树优良品种,优化了茶叶品种结构。三是大力开发新产品,通过学习借鉴,自己探索,王富国同志先后自主研发了武当银剑、武当针井、武当太和、武当奇峰、武当功夫茶等武当有机道茶系列产品,先后多次获得农博会金奖、国际名茶、著名商标等荣誉,获国家专利2项。四是积极研发茶叶加工机械,与上洋茶叶机械厂共同研制的中国首台茶叶杀青双向蒸汽电热同步环保机投入使用。五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有机农业,2001年,在全国茶叶行业率先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
 
    2006年,八仙观生产的武当有机功夫茶在香港•湖北名优食品月中一举夺得全省出口最大订单,获综合评比两项“第一”。 先后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有机道茶文化之乡”、被授予“湖北省出口茶叶种植基地” 、“农业科技推广先进村”、 “十堰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茶叶生产第一村”。武当有机道茶系列产品享誉海内外,多次在全省赴境外参展企业中拿到最大订单,产品出口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畅销国内多个大中城市。
 
    坚持农村改革,实行“村场合一”、“支部+企业+农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往由于投入、管理、观念等各种因素制约,茶叶一直未能形成产业。王富国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组织村委会班子经过调查分析研究,破除重重阻力,大胆创新,决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通过“村场合一,以场带村”的模式建设茶场,在体制机制上为茶叶产业开发扫清了障碍。
 
    “村场合一”的模式确立后,解决了过去茶农分散经营投入难、产品开发难、产品销售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茶农发展茶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全村群众共同努力,昔日全村几千亩寸草不生的荒山变成了一片葱绿的茶园。由于体制顺畅,茶园建设普遍实现了高标准、高起点,茶园基地建设水准在十堰山区位于一流,基地建园水平高,设施较为齐全,产前、产中、产后配套,八仙观茶叶基地也因此成为全省名优茶生产基地和省、市有机茶示范基地,被纳入全省优质茶叶板块,八仙观茶叶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开发效益也大幅提升。
 
    “村场合一,以场带村”的发展模式,真正让村民从茶叶种植生产中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八仙观村建立了茶叶总场,不仅使各家各户种植茶叶有了依托,而且茶场从1988年来代缴全村各项上缴税费,实现村民零负担,同时茶场对农户实行技术培训,指导茶苗栽培技术,对茶园进行有机化生产管理,按要求施用生物肥料,严禁喷洒农药,统一茶叶采摘标准,统一按茶叶等级和品种核定鲜叶收购价格,统一结算,使农户种茶不愁销路,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茶场通过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并采用自动机械化制茶,质量稳定,生产率高,市场竟争力强,进而促使农民增产增收。
 
    八仙观村结合本村实情,创新经济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旅游经济发展,打造文明和谐旅游文化村,将道茶表演与武当文化完美结合,与武当武术文化、武当民俗文化、武当民歌表演、生态茶园、旅游观光林业文化结合一起,使游客不仅了解到道茶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了解到中国道茶文化之乡的瑰丽,一展“中国道茶文化之乡”八仙观道茶旅游文化长廊风采,不仅为武当旅游增加了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倍受国内外客人青睐,而且“亦茶亦旅”、“ 以旅促收”, 促进了茶农增收致富。
 
    八仙观村以茶叶经济为主导,多业并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延伸出了一条产业链。近几年来,茶场在着力打造武当道茶系列品牌的同时,还研制开发了武当药枕系列专利保健品,形成了又一特色产业,目前武当道茶系列和武当保健枕系列己成为两大特色知名品牌。
 
    坚持走“支部+企业+农户”之路。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国坚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坚持兴办绿色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坚持鼓励支持农户发展茶园经济;坚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极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来,在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领导和省市农业等部门的关怀重视下,武当山八仙观总场先后获国家和省市授予的“五好党组织”、“文明样板村”、“湖北省文明村”、“全国文明先进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省调研组通过与八仙观村支部成员座谈,走访八仙观村村民,查看八仙观茶叶总场茶叶生产企业,听取十堰市农业局局长沈康荣同志的情况介绍,对武当山八仙观村充分发挥村支部书记的“领头羊”作用,突出比较优势,开发茶叶产业,通过“村场合一”、“支部+企业+农户”的特色产业开发模式,培植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共同致富,发展山地现代农业,推进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成效给予高度评价。省调研组认为,八仙观村的经济在于六条:选好当家人,班子要稳定;村场合一,企业管理;产业兴村,茶叶富民;以茶为主,综合开发;开拓创新,科技支撑;人才引进,市场运作。武当山八仙观村集体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对示范推动 “一村一品”和山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邓干生、副厅级调研员徐长堤带队到八仙观进行专题调研
 
 
八仙观茶叶总场居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环保制茶车间
 
 
武当山八仙观生态旅游观光茶园
 
 
传统手工制茶工艺
 
 
中国道茶之乡八仙观
 
上一篇文章: 中新社:武当道茶喷灌
下一篇文章: 开发特色产业促贫困山
   
 
八仙观茶场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近更新
 
·武当山特区八仙观村用生育文明
·武当山挖掘出传统道家太极功夫
·武当山特区农村无职党员坚持“
·武当山八仙观村打造旅游文化长
·山涧致富领路人—记武当山八仙
·八仙观茶场创新“村场合一”“
茶艺展示
test
广交会图片
广交会图片
广交会图片
广交会图片
广交会图片
茶场展示
茶场展示
茶场展示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湖北诗经尹吉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武当道茶研究咨询中心版权所有,所刊稿件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络实名:中国武当道茶网 武当道茶网 http://www.zgwddc.com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柳林路25号 联系电话:0719—8651828 (办) 18986882978 手机 邮编:442000
E-mail:wddcw668@126.com 备案序号:鄂ICP备 09000466号